刘莉娟

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

制作微课的心得感悟

       记得2016年刚接触“微课”——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,我觉得挺困惑的。一次偶然机会,有幸观看了同事制作的一节数学微课后,令我大开视野。原来“微课”其实就是无生上课,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,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。比如用PPT或者视频播放我们身边的教育案例,用华丽的文字,朴实的话语,再配上课件播放,一个故事就产生了,一如孩子的世界简单而纯净。真的,从来不知道一堂课可以这样来叙述,可以这样直入人心,让人过目不忘。而微课正因为具有这短小精悍又能抓住重点的特质,所以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和理解。而这样简单纯净的微课,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?

       从此,我开始追寻微课的脚步,步入微课的世界。当时只要一有时间,我就进入教育网观摩学习,看看里面的优秀微课,慢慢地看多了,我也就悟出了更多的道。总的来说,微课就是将一个知识点精要的讲解,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、五至十分钟的讲解时间,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其中、爱上学习。

       此后,我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习,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微课。根据经验得出,微课的出炉一般要经过四个过程:1.先寻找有价值知识点;2.接着是制作ppt;3.然后下载软件开始录制;4.最后是生成播放文件,发布微课。从微课制作方法上,目前我采用的方式是通过手机自己录制,课件加声音或背景音乐转化为视频格式。其实,这对教师使用各种软件的技巧要求还是比较高的,需要自己熟练掌握各种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。我觉得通过微课制作,不仅提升了自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,更重要的也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。

       做微课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,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,我们教师才能够不断地成长。而微课便于传播,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。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,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、传播,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,固化经验、传播方法,从而实现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,共同成长。

       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,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。一堂优秀的微课能把干瘪而毫无生气的知识变得血肉丰满、栩栩如生,能把我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,它能真正做了寓教于乐,让学生们在看得见、听得到、摸得着的环境中学习。所以说,微课就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、互动的教学模式。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,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但追梦之路从来都不会是坦途,在追寻微课之梦的道路上,虽有艰难与迷茫,但只要我们不泯灭心中的梦想,执著的坚持下去,相信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!

版权所有 陕西省教育厅 保留所有权利,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、镜像

Alternate Text
Alternate T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