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春,有幸参加区上组织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能力培训,短短一天的学习活动聚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,当时被微课的强悍功能所震撼,却并没有信心和技术支撑自己制作,只好拍手称快,望洋兴叹!
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,我愈发体会到,如果将微课运用到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,将会深受学生及家长青睐,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譬如,录制微视频帮助孩子预习,会大大提高预习的质量,让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变得轻松且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拓展延伸;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教学,根据他们能够理解的水平录制视频对课堂教学内容再现辅导;可以对全班同学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,录制成视频发到班级群,供学生自由学习;在课堂内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,或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。
想到这里,我下定决心自学微课制作方法。我在《中国微课》网站上(http://dasai.cnweike.cn/)“微课制作”板块下观看视频进行自学,进一步了解微课的重要意义,掌握了手机支架录制微课、摄像机录制微课、手写板制作微课的操作要旨,还特别学习了录屏软件camtasia9的操作。当时,自己可以独立制作设计较为简单的微课,一时非常欣喜,一连制作了好几个作品,令我欣慰的是,我的作品受到学校教师,特别是安康市电教馆领导的认可,给予我很多指导建议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在我熟练地掌握微课制作技巧后,陕西省第二届微课大赛开始征集作品,我结合学科教学研究经验,精心设计了一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《括号》。这节微课微课主要使用Camtasia Studio 8软件进行录屏及制作,使用了EasySketchPro2_x86手绘软件添加效果;《括号》这节课是《四则运算》单元的重要一课,对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、增强符号意识,有序分析与解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。本人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已有知识经验,将有趣的问题情境与故事情节完美结合,置入学习活动中,通过,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“括号”的正确使用。
在微课制作前期,我认真研读课标,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,以达到良好的效果。教学重点:掌握含有“小括号”和“中括号”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。教学难点:体会“小括号”和“中括号”的作用,会列带有“小括号”和“中括号”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。基于对本节课重难点的认识,在制作过程中,我尽量精简PPT的数量,尽量让问题简明化,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思考。
这节微课有4点创新。首先,将问题情境与故事情节完美融合,引发学生兴趣。其次,充分利用Camtasia Studio 8软件强大的后期制作功能,添加多种效果,让每一个问题变得清晰明了。再次,目标明确,对问题的分析站在观看者角度,便于理解。第四,整体效果好,给人以厚重感,回味无穷。这节微课广泛用于自学、复习、课堂讲解等场合,具有极强的使用效果。
经过自己的精心修饰,这个作品代表我校参加了汉滨区微课大赛和安康市微课大赛,都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收到褒奖。同时被推送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微课大赛,最终荣获二等奖,我很知足,也非常感谢这个丰富的成长历程。
这个作品虽然受到各方面的褒奖,但我目前认为存在诸多问题,需要优化和改进。第一,设计还应更具创新性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,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,进一步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,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。第二,交互性不强。学生学习微课的过程是应当有思考的,这就需要微课的设计层面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空,如适当的留白,还有问题的思考互动等。再次,教师语言还应精准。数学讲求简洁美,每一句引导语、每一句发问,都应当落地有声,层层深入。第四,技术层面还可以更加美化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照顾听课者各方面的需求,不仅仅是学科内容的正确与严谨,更要呈现温馨的视觉感受,比如画面的动感、色泽、转场效果及旁白都需要更加优化。
总之,收获与遗憾同在,这次微课参赛经历让我懂得要勇敢、要自信,更懂得了要在反思中进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