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接触到微课这个词语,同年我的微课启蒙老师卞迪老师在宝鸡进行了一次关于微课的讲座,让我全面认知微课这个新生而充满活力的新事物,也是在这一年,我和我的同伴们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微课大赛,当时学校将这个活动分配给我的时候,校长郑重批下十二个个大字:大力支持,自己探索,如期完成。于是便广泛涉猎关于微课的知识以及软件,我的电脑在学校里最早装上了win7系统,office2013,手绘软件,CamtasiaStudio等软件,经过多次的尝试,以及数十次的录制,修改,返工,再修改,我制作的科学微课《电磁铁》获得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,有了第一届的经验,我们开始组建团队,第二届微课大赛中微课《折形状》又一次获得省级一等奖,同时我校还有一节英语微课荣获一等奖和一节数学微课荣获二等奖。在与微课不断前行路途中,不仅收获喜悦,更重要的收获个人专业成长,做一节好微课,我给大家四条建议:准确定位、创意优先、技术支持、关注细节。
一、准确定位微课设计的切入点,是一节优秀微课的前奏。
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,可以将我们教学中一些重难点、易错易混点、拓展性知识碎片化,显性化,形象化,传媒化呈现给学生,为我们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,对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重大改变,而我们往往遇到的这样的困惑:不知做什么,给那个章节、那个环节、那个内容设计微课,有劲没处使,灵感来自哪儿呢?我个人觉得,其实就源自我们我们的日常教学,实际教学需要就做,能在实际教学起到积极作用的那就是我们着手点,而这个切入点往往是教学的中重难点,只有重视平时教学中的积累和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应用,那么我想有做不完的课题,微课将不止于此。
二、微课创意是一节微课的营养液。
我们看到很多微课做的都非常出色,如第一届微课大赛中《跟着跑男学省去》、《Five frothers》、第二届微课大赛中的安康刘莉娟老师的微课《多彩粘土创意课堂_沙发》等创意都让我们耳目一新,眼前一亮,而我们很多老师的微课却只能是讲ppt。区别在哪里呢,既然做微课,就是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,创意就是一剂良药,我们做微课就要切合对象的年龄特征、心理特点,要让他们乐于接受,喜闻乐学,因而我觉得找准微课的切入点,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的创意,俗话说,微课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做不到的。
三、强化研训,重视技术层面普及不可或缺。
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应用服务我们教学的软件硬件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,作为学校要强化老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,作为教师个人要钻研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。我们学校借助第二届和第三届微课大赛对老师的电脑系统升级到win7系统以上,办公软件office使用的是2013和2016的版本,并对ppt2013和ppt2016、CamtasiaStudio、ev录屏软件、视频转化等软件进行了培训,手把手教会全体老师录制一节微课,更深层次探讨微课进课堂的教学应用,探索创新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,创新课堂的探索,我们在路上。
四、关注细节,让微课更精致。
10分钟以内,解决教学中的拦路虎,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,不细致怎么行?一是知识必须“细致”,既然要面向学生,传播智慧,所以知识不能出错的;二是制作中关注背景、动画效果、突出重点、语言声音、画面美感等细节;三是后期制作不能马虎,毛毛草草根本行不通,剪辑中该舍弃不要硬凑合,该重新来做的一定不要怕麻烦,慢工出细活,也出精品。
通过微课的制作,不仅提升了我们信息技术应用水平,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,做微课,同时是一个反思的过程,在不断的反思中,教师能够不断成长,微课便于传播,教师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。作为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,在做微课中,让我们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,共同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