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客登录

《乙醛》

化学

选修

人教版

教学设计
1学时
1

教学目标

  • 【知识与技能】

    (1).知道乙醛的分子式、结构式及结构简式。

    (2).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。

    【过程与方法】

    (1).通过乙醛结构、性质的推导,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“结构决定性质”的思想。

    (2).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、氢氧化铜反应的分析过程,学会推理、比较和归纳的方法。

    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】

   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,感悟化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。

2

学情分析

  • 随着高中课程内容的增多,难度的不断加大,课时有限等问题的出现,导致高中生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出现以下普遍问题:(1)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。(2)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情景。(3)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等。这些反映出传统的化学课程,教师是教学的主人,教学方法相对单一,被动学习的状况比较严重。有很多学生对化学不大感兴趣,觉得化学很难学。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: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没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,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。因此,教师必须创设很好的情景,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快乐,

3

重点难点

  • 重点: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

    难点:乙醛的氧化反应 

4

教学过程

4.1

第1学时

4.1.1

教学目标

  • 【知识与技能】

    (1).知道乙醛的分子式、结构式及结构简式。

    (2).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。

    【过程与方法】

    (1).通过乙醛结构、性质的推导,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“结构决定性质”的思想。

    (2).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、氢氧化铜反应的分析过程,学会推理、比较和归纳的方法。

    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】

   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,感悟化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。

4.1.2

学时重点

  • 乙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

4.1.3

学时难点

  • 乙醛的氧化反应

4.1.4

教学活动

活动1

新活动

(一)、创设情境,引入课题

教师:展示样品。老师这里有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,它可能是烃或烃的衍生物。如果要确定它是什么物质,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?

学生: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:①组成元素→②分子式→③结构式←④性质

问题1:我们怎样确定其组成元素呢?(组成元素←燃烧法)

问题2:取22克该样品与足量氧气反应,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洗气瓶,两装置分别增重18克和44克。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密度为1.964克/升。请求出其分子式。(由二氧化碳推测碳,由水推测氢。由元素质量守恒,推断是否含有氧.此处应强调化学中的守恒思想、定比思想)

问题3:知道了该样品的分子式,如何推测它可能的结构呢?(大家先算一下其不饱和度:(2×2+2-4)÷2=1

一个不饱和度可能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,由此推测它可能的结构是:

(1)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2)乙烯醇(CH2=CH-OH)

【讲解】第二个结构式,烯醇结构不稳定,要重排,形成第一个结构。第一个的结构较为稳定。,所以我们在书写时仅写第一个。

教师: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第一个结构。首先我们一起来给这个物质命名,含有—CHO这样的官能团,我们称为醛基,所以它应该是乙醛。比较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乙醇和乙酸官能团的不同。

〖设计意图〗一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出发,引导学生得出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,并强化学生的元素守恒、质量守恒、定比的思想。利用学习乙醇时,利用其分子式推到其结构式的思想,请同学推导C2H4O可能存在的结构,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
【板书】一、乙醛的结构

1、分子式:C2H4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、结构式: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、结构简式:CH3CHO

【阅读】课本p65页,迅速找到乙醛的物理性质

【板书】二、乙醛物理性质

一种无色、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,密度比水小,沸点20.8℃。易挥发,能和水、乙醇、乙醚、氯仿等互溶。

【过渡】那么乙醛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?

【板书】三、乙醛的化学性质

【过渡】从乙醛的元素组成,我们可以推断乙醛可以燃 烧(即发生氧化反应)

【板书】1、乙醛的氧化反应:

        a、燃烧【提问】请大家写出乙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


【板书】

 问题1: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许多同学喜欢照镜子,有谁知道“镜子”与一般玻璃的区别吗?大家是否想知道它是怎么镀上去的吗?那么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。

【实验】教材p66

问题2:从实验过程的描述中,你能说出此实验的注意事项么?

〖设计意图〗(培养阅读能力中“关键点”的寻找)

实验注意事项:

1、试管内壁应洁净;

2、必须用水浴加热,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。(此处就可问问水浴加热的优点?受热均匀,反应平稳);

3、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;

4、配制银氨溶液时,氨水不能过量(防止生成易爆物质);

5、必须用新配的银氨溶液;)

【解释】在硝酸银中滴入氨水,发生复分解反应。硝酸银和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白色的氢氧化银,氢氧化银不稳定,迅速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银,溶液变为棕褐色,随着反应的的进行,溶液变为无色澄清透明,这就是银氨溶液。

【提问】请描述本实验的实验现象

【现象】试管内壁有一层明亮的银镜产生。

问题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银从银离子变为金属银(得到电子),发生了什么反应?

【回答】还原反应

【追问】那么乙醛发生了什么反应?

【回答】发生氧化反应。

【板书】b、乙醛被氧化剂氧化

【板书】银镜反应


CH3CHO+2[Ag(NH3)2]OH加热CH3COONH4+2Ag↓+3NH3+H2O

 【分析】乙醛可以被氧化剂所氧化,变为乙酸。乙酸和氨继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酸铵。

【讲解】银镜反应是醛基的特征反应,我们可以用它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。

【过渡】乙醛除了可以被银氨溶液反应,还可以和——新制的 Cu(OH)2反应

【实验】在试管里加入10%的NaOH 的溶液2mL ,滴入2%的 溶液4~6滴,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.5mL加热到沸腾,观察现象。

实验现象  Cu(OH)2沉淀由蓝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。

实验结论  在加热的条件下,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。

[板书]:①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,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


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,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,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。

②实验中的 必须是新制的,制取氢氧化铜,是在NaOH的溶液中滴入少量 溶液,NaOH是明显过量的。

③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,可用于在实验里的检验醛基的存在,在医疗上检测尿糖。

④乙醛能被银氨溶液、新制氢氧化铜这样的弱氧化剂氧化,由此可知乙醛的还原性是很强的,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、溴水等氧化剂氧化,高锰酸钾、溴水因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

【讲解】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也是醛基的特征反应,我们可以用它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。

问题5: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?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?如何检验醛基?

【回答】乙醛能被氧化剂氧化,发生氧化反应,两个反应都需要加热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。

问题6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,乙醛被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所氧化,那么乙醛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吗?

【回答】能

【实验】取两支试管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,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乙醛并振荡。观察现象

【现象】酸性高锰酸钾褪色

【分析】乙醛能和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反应,而乙醛和银氨溶液以及新制的氢氧化铜都需要加热,说明:①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②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是氧化剂。

〖设计意图〗由学生推测乙醛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,通过实验验证的过程,培养学生知识的正迁移,通式将乙醛的特征反应中的氧化剂与酸性高锰酸钾对比:得出银氨溶液和新制请氧化铜是弱氧化剂;乙醛是一种强还原性物质。

问题7根据乙醛的结构,你推测它还有什么性质呢?(若答不出,则追问能加成么?为什么?)

【回答】乙醛和氢气反应

【提问】请大家写出乙醛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

乙醛的加氢还原反应


 【展示】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flash动画

(三)学以致用,解决具体问题

课堂练习:

1、下列试剂中,能鉴别出乙醛、乙醇、乙酸、乙酸乙酯溶液四种物质的是(       )

a、紫色石蕊试液    b、金属钠   c、新制氢氧化铜    d、溴水

4、请设计实验检验某新装修过的房屋室内空气中是否含有甲醛。

小结:1。甲醛又叫蚁醛,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,易溶于水。质量分数在35%~40%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,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,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。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0.1%~0.5%的甲醛溶液来浸种,给种子消毒。福尔马林还用来浸制生物标本。此外,甲醛还是用于制氯霉素、香料、染料的原料。

注意 

a.甲醛的分子结构:

b.甲醛有毒,在使用甲醛或与甲醛有关的物质时,要注意安全及环境保护。

2乙醛物理性质

一种无色、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,密度比水小,沸点20.8℃。易挥发,能和水、乙醇、乙醚、氯仿等互溶。

3乙醛化学性质

(1)乙醛燃烧:2CH?CHO+5O?→4H?O+4CO?

(2)乙醛催化氧化:2CH?CHO+O? →2CH?COOH(催化剂,加热)

银镜反应:CH?CHO+2Ag(NH?)?OH→CH?COONH?+2Ag↓ +3NH?+H?O(加热)

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:CH?CHO+2Cu(OH)?→ CH?COOH+Cu?O↓+2H?O(加热)(生成砖红色Cu?O沉淀)

(3)乙醛和氢气反应生成乙醇,是加成反应:CH?CHO+H?→CH?CH?OH

三、案例分析

(一)本节课的设计分析

1、教学重、难点的确定

重点:乙醛的化学性质

难点:乙醛的氧化反应

2、教学目标的确定

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、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,从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.

【知识与技能】

1.知道乙醛的分子式、结构式及结构简式。

2.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。

【过程与方法】

1.通过乙醛结构、性质的推导,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“结构决定性质”的思想。

2.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、氢氧化铜反应的分析过程,学会推理、比较和归纳的方法。

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】

通过生活中的事例,感悟化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。

3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

本节课是醛第一节课,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引导,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,通过创设情境,引导探究,师生交流,获得方法。本节课使用了多媒体投影、乙醛的球棍及比例模型、相关实验来辅助教学,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,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.

4、教学过程的设计

   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,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

(1)课题引入阶段:创设情景,从一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出发,用其分子式推到其结构式的思想,请同学推导C2H4O可能存在的结构,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。

(2)定义探究阶段: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。围绕七个问题,对教学重、难进行探究,层层深入,启动学生,积极思考。

(3)学以致用,解决具体问题阶段:通过4个随堂练习,将所学习的内容得以巩固。

(二)本案例课堂教学的特点

   本节课以“情景—问题—活动”三个环节展开课,以“物质、结构、反应”串联课的内容。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,利用学习乙醇时,利用其分子式推到其结构式的思想,也请同学推导C2H4O可能存在的结构。在学生“已经知道的”与“需要知道的”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。同时本节课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,在乙醛化学性质(教学重点)学习上,教师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,而是把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,在教师的引导下,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精彩成功的实验,主动解决问题。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景,又不断组织问题解决,层层推进,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,实现了学生的“主动参与,有效学习”。

(三)本案例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

基于问题的学习,在解决问题中学习,这是构建主义学习观的一个基本观点。问题式教学体现知识问题化与问题解决知识化的思想,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,以主题体现教学的精髓。问题式教学有赖于教师对知识的活化,有赖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对问题的呈现方式。

     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,教师要注意应用以下教学策略:1.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;2.引导学生积极思考,并提供必要帮助;3、创建民主、平等、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。

4自主学习策略

(1) 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,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

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,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器,而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。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,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,不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。在学识上只是闻道有先后,学术有专攻。学生的特长,我们可以教学相长。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,教师只是一种导演的角色,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,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。

(2)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,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实施“自主学习”有效途径

只要是条件允许,我们可以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、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,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循着科学发展的过程,去认识到一些规律和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。实验一旦完成,学生就获得了一些成功的喜悦,并且从中也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,同时提高了他学习的能力。

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“自主学习”的核心

教师积极创设氛围,那么就给学生自主学习铺设了一条道路。从生活中发现化学,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它,就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,激发了学习兴趣,使学生学以致用,用以促学。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,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。

(3) “讨论、质疑”是“自主学习”的基本方法之一

学习当中要克服原来束缚于学生的一种思维──灌输式的教育,以及他在这个框架之内思考的一些问题。在自主教育过程中,要去解放学生的思想,解放他们的大脑,解放他们的手、眼睛、嘴,让他们去观察、思考;解放他们的心,让心里装着这样一个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和记忆的一种能力。

(4)处理好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

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,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。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在进一步提高质量上面下功夫。

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它学习模式的关系。教师不拘一格地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,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,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。




作品文件

课堂实录

  • 暂无文档

教学资源

  • 暂无文档

素材资源

  • 暂无文档